首页>教育教学>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实用3篇)

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实用3篇)

时间:2023-03-29 21:28:21 教育教学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何撰写教学反思,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下面是飞呼的编辑“小飞棍”为各位读者细心整理的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内容可以点击首页获取哦,如您觉得文章不错还可以按住快捷键Ctrl+D收藏本网站,欢迎转发分享、复制、下载!

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 第1篇

王云树 《日月明》一课共有13个生字,其中11个生字是会意字,所编排的韵文也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所以在备课时我个人认为学习会很容易的。但在实际上课时,学生的表现距离我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细分析,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因为本课都是一些会意字,在备课时认为学生借助韵文在读书过程中就能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所以对于本课的生字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其次,在处理本课生字上与以往相比过于仓促,学生认读时间短、形式单一,以至于拿出某个生字,还有部分学生不认识。

鉴于以上不足,再来教学这样的会意字,我会做好以下工作:

1、首先结合韵文让学生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以“明”为例,先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所表达的事物,再进一步引导太阳也好,月亮也好,它们都会发光,给人带来光明,所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结合汉字字形“表意”的特点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意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树上歇歇脚,就是“休”字。联系字义识记和分辨字形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他们就能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3、拓展延伸。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字符变得有意思起来,在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

基本规律的'同时,增强识记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这一课,学完文中的会意字,还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认识的、熟悉的还有哪些类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识字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不容易,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准突破口,带领学生扎扎实实识字,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 第2篇

《日月明》一课包含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及三个会写字,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还要工整的写字,可以说并非易事。学习本课前,我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课标要求将课文学习目标设定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同时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预设如下: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为了设计好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明、鲜”两字引路,学生合作学习其它会意字的思路。我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我出示了“鲜”字,问他们“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有的还说:“鱼肉、羊肉都很有营养”。他们主动的学习,带给我惊喜。 当同桌合作学习完之后就是集体反馈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由扶到放的这一过程,由于我没有做好恰当的铺垫,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集体反馈环节学习其他会意字时产生了困难。

1、模模糊糊的知道前面几个字的字形相加就是最后一个的字形了。

2、对于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前面的字形的意思的组合就是最后一个字的意思,基本上没有领会。

这时我立马补上,带领孩子一起理解。如教到“田力男”时,我告诉孩子们,古时候男人们都在田里耕种,女人则在家纺织,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很多男孩子骄傲地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我笑笑说:“那平时班上有体力活,我们的男孩子就要多出力哦。”一阵欢笑;教到“灭”字时,平时最调皮的任意提问:“老师,灭火要用水,为什么上边不是‘水’字呀?。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给同学们看灭的来历,图片上可以看出是拿一床棉灭火和一根树枝灭火,这平铺的棉絮和树枝就像是火字上面的“一”。

通过反复的炒“回锅肉”,学生基本上理解到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而课后双横线中的13个生字已无需课后去单独集中想办法识记了,课文学完后,我采取了开火车的方法,复习巩固所学生字。

最后,我把《日月明》中的会意字和《口耳目》中的象形字做了对比复习。把语文本体性的知识,连成网络链。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首先,在识字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些识字知识与识字方法,汉字中有大量的会意字,让学生掌握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生字时一定要将字音、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教。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认识并运用这些字,并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他们才会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把所学字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其次,我感受到我的语言是不够儿童化的,教学语文显得僵硬呆板。环节之间的过度也不自然。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提不起来。

第三,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的引导却不够,特别是由扶到放的这一合作学习的衔接铺垫,我做得不够好,才会使学生后面的学习产生困难。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对于年轻教师的语文教学而言,是师生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生出现新问题,带领老师前去学习,去探索,去解决,老师又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孩子。而不是单方面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

于我而言,语文教学之路曲折而蜿蜒,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我相信,前进的方向是光明的??

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 第3篇

《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韵文的词串压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我在教学此课时,我利用了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明白“日与月合起来是明”,然后进行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得蛮快的,于是我利用动作、语言描述、动画课件演示,生活情景创设等手段加强汉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孩子识字的兴趣。

还根据课件的引导,让学生看图猜字,学生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也蛮好,还进行了课外拓展,学生积累的生字蛮多的,例:三石磊,三金鑫,人云会等等。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对以后孩子的识字又多了一个识字的方法。

《日月明课程教学反思(实用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