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材料 第1篇
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答案:C
●分析:这是一道具有地方气息的试题,天津是当年义和团运动的中心之一,保留着大量义和团运动的遗迹和文物。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并不以推翻清政府为目的,不是起义,故A项错误;B、D两项虽然本身与史实相符,但与题干中提供的材料没有关系,故也不能选;宋江等梁山好汉的政治追求是接受招安、投效朝廷,义和团供奉宋江、燕青等名号,实际上是扶清灭洋这一口号的体现,这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
(美)马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年
①请阐述上面观点萌生的背景。
材料二
洋务派关于海军作战指导方针,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修我陆上之基业,不必争利海中;无事扬威海上,有警时收进海口,以守为战,强调海疆防务,战不如守,而守即为战;提出水师作战应以船为用,以炮台为体,实现水陆相依。
《洋务运动》丛刊第2册
②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材料三
北洋水师从筹建到成军,清政府一共投入经费一亿两白银。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3月26年间共向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北洋水师投入的60%。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铁甲舰方面的数量比是6:1,中国遥遥领先;非铁甲舰方面,8:9,日本略胜一筹。就火炮而言,无论大口径火炮,还是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均占优势。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26:11,北洋舰队遥遥领先;小口径火炮方面,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92:50!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指挥命令竟是以英语发号。
高考复习材料 第2篇
1、阅读下列材料:假定一块大陆永远要由一个岛屿来支配,那是件荒谬的事。大自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卫星大于其主要的行星。
啊!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不仅反对暴政、也反对暴君的人们,站出来吧!旧世界的每一处都有着重重压迫。自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驱赶。亚洲和非洲很久以来一直驱逐自由,欧洲把自由看作是个陌生人,英国对自由发出了离开的警告。啊!接受这一逃亡者吧,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
让我们每一个人向邻人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1)一块大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岛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那是件荒谬的事________________。
2、20XX年将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请你以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名义(组织或机构名称自拟)组织一段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文字,如果你是该组织或机构的主持人,请你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策划6项活动。
参考答案:1、(1)美洲大陆(2)英国(3)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高考复习材料 第3篇
改革意味着打破束缚社会发展的陈规旧习。解放思想则是改革的动力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国变法对社会发展与转型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指导思想的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回答:(1)商鞅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主要内容是什么?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
回答:(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思想解放方面还开展了哪些活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摘自《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
回答:(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是什么?这场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高考复习材料 第4篇
【考点扫描】
20XX至20XX年高考中涉及本单元的内容有: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结果;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等等。而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三节课的内容在高考中出现较少。
【单元要点】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逐步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另一方面,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闭和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国内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也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开始。
从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表明中国人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这样的旧式农民战争。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中国革命的重担将落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肩上。
【复习方略】除了每天所学要及时复习按单元小节整理和背练结合这些传统的办法之外,复习本单元时还要做到:
联系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充当本单元的历史大背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正是世界资本主义突飞猛进的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一国扩展到多国,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起瓜分世界的浪潮。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发展;同时,随着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也和印度等部分亚洲国家一样,发生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也就是世界史上所说的亚洲的觉醒。在复习中,学到每一个历史的细节,都要有意识地想一想这时期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中国有没有影响?
抓住核心、突出重点。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近代化,本单元也不例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而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地位,也只有实现近代化这一条道路,各阶层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从近代化的视角去俯视全章的内容,会得到更清晰的认识。
大胆整合章节内容。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是可以打破章节的框框的。比如,我们可以把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看作是洋务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还可以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放在一起考查,既要明白它们之间存在质的不同,更要看到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有着历史的联系的:它们都是在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层次不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最终失败,之后才有戊戌变法深入到制度层面学习西方,这就是历史的层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