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实用8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实用8篇)

时间:2023-04-18 13:40:19 教育教学 我要投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1篇

角的认识知识点:

1、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开口大小有关系: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分类,按照角的大小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本学期不需要掌握,孩子知道即可,课上讲过)

4、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也就是:锐角<90°(角的度数不要求掌握,了解即可)

直角:度数是90°的角叫直角,也就是:直角=90°。

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的角叫钝角,也就是:90°<钝角<180°

5、做题时,如果让画出一个什么角,画完后一定要有一个表示角的小标志,即直角是一个直的小折线,钝角锐角都是小弧线是否标出顶点和边要看题目具体要求。

6、做题时,如果具体到某个角上,一定要用∠1∠2∠3等表示,不能只填序号。

7、在方格纸上画角时,选定方格纸的一个横竖线交叉点为角的顶点,另一边就沿着横线或竖线画,这样画清楚干净,而且直角更好画,不易丢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2篇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就我校各位老师教学经验表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在学习计算的基础上,三年级逐步引入了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问题等数学知识,面对突然增大的数学信息量,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复习,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3篇

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4篇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的被除数=商×除数+的余数;

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5篇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6篇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四边形特征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 加与减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画图去理解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位置变化,列式也随之变化。

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

解答算式谜时,要通过观察推理找到从哪一位先计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第四单元 乘与除

1、整十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4、在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要注意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相乘时得到的0不能丢。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前两位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数分别与它们相乘,最后把所得的两个积相加。

6、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看一位数与什么数相乘能得到这个整十数(也就是被除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2)、按表内除法计算: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填写在商的末尾。

7、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不为0)。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

8、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被除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除以除数,再把所得的两个商相加。

9、(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大自然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小自然数, (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大数,(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小数。

第五单元 周长

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或者说绕一个图形边线一周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

3、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4、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已知长和宽的长度。

5、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长=(周长-宽×2)÷2”或“长=周长÷2-宽”

(5)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宽=(周长-长×2)÷2”或“宽=周长÷2-长”

6、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可以把4条边长加起来;

(2)用一条边长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

(1)长边靠墙,

(2)宽边靠墙。

8、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

第六单元 乘法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2、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定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要把进位的数写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写在积中。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每一步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6、笔算乘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向哪一位进1,就在那一位加1。

7、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8、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用这个乘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

(2)再看这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9、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个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10、结论:

(1)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

(2)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

11、连乘的估算方法:尽可能将其中两个数的乘积估成整十,整百数,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12、连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3、三个数连乘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还可以把任意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再相乘。

第七单元 年 月 日

1、一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个月只有28天时,这个月有四个星期一至星期日;一个月有29天时,这个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一个是5天;一个月有30天时,这个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2个是5天;一个月有31天时,这个

4、2月2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现。

5、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

6、认识平年和闰年:

(1)公里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公立年份是整百年的,是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2)判断一个整百年份是不是闰年,要看这个年份数是不是400的倍数,如果是整数倍就是闰年,否者就是平年.

(3)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闰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4)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365÷7=52(个)(天)

366÷7=52(个)(天)

7、推算几周年的的时间问题,可以用终止年份直接减去起始年份,所得的差即为所求。

8、24时记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计24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9、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表示时刻的换算: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普通计时法去掉限制词后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减12后就是普通计时法,

10、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可以根据钟表推算,也可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11、计算中午12时的经过时间,要么把时间都换算成24时计时法来计算,要么先算中午12时以前有多长时间,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时间。

12、普通计时法在表述时要加上限制词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这样才能将时间准确的表达出来。

13、同一段距离,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不同,在测量的结果相同的情况下,选简便的方法比较合适。

14、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直线距离可以直接用直尺来测量。

15、解决搭配问题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也能得到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16、数路线问题实际上也属于搭配问题,在确定行走路线时,一定不要重复和遗漏。

17、日历中的数有很多规律,如横向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少1;纵向上面的数比下面少7等。

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

1、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叫作小数点。

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数,它就是几位小数。

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数位上的数。

5、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

6、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元、角、分的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就改写成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几,就改写成几角;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是几,就改写成几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写。

7、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一元为单位的小数时,元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角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分与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相对应。

8、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以此类推。

9、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小数的大小和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10、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11、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减,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12、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与整数加法一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千万不要忘记满十进一,也不要忘记下一位进上来的一。

13、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米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分米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以此类推。

14、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个单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就在那个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写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7篇

一、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二、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三、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四、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五、量角: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8篇

认识分数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实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